关于立法保护磨盘村山城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的思考
牛春虎
2016年12月,州委州政府谋划的延龙图新区得到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延吉、龙井、图们三市交界地区100平方公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历史得到全面的挖掘整理。于是,沉睡了800多年的东夏国都城南京遗址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2017年12月,州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2018年1月,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继续对全域旅游进行部署。由此,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对磨盘村山城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加以保护,对于开发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源、发掘延边历史文化、展现北方民族历史渊源、打造延边全域旅游精品项目意义凸显。
一、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历史意义重大
(一)东夏国为渤海之后、满清之前女真最有影响力的政权之一。南宋末期,为了报靖康之耻,消除大金对南宋政权的威胁,临安朝廷经过深思熟虑做出“联蒙灭金”的军事外交战略。1208年金章宗死后,金国东北地区连接中原的通道被蒙古切断,金国开始逐渐处于下风。在此情况下,1215年辽东宣抚蒲鲜万奴拥兵自立,成立大真政权,史称东夏,金国势力逐渐被排挤出东北地区。东夏政权疆域最盛时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一带,东至日本海,西至蒙古草原,南至辽宁东北部及朝鲜大部,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东夏国是满州兴起之前东北大地上女真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成形的独立政权,其南京都城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王朝首府,遗址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二)东夏是东北亚各个国家历史关系的重要纽带。宋元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处于错综复杂的交融期,也是东北亚地区各个国家交流交往十分密切的时期。1215年东夏政权成立以后,将都城迁至磨盘山城,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一是挤压后金,蒲鲜万奴拥兵自立后,东北地区脱离了金国的管束,同时也使金国失去了辽阔的大后方,最终走向衰亡。二是伪降蒙古,对蒙古称臣纳贡称臣,保存了东夏国的军事实力,使东北边陲再度形成一个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是与朝鲜交好,东夏国初期征服高丽,与蒙古共享高丽国纳供。后期东夏与蒙古关系紧张,又与高丽结盟共同抵御蒙古大军。
(三)东夏国南京都城有着悲壮的战争文化遗产。由于东夏国后期误判形势,错误地认为蒙古大兵西进南下,不会东犯,继续恶化与蒙古的关系。1233年2月蒙古军决心征伐东夏,皇子贵由亲率蒙古大军取道高丽进入东夏国境内。东夏国南京都城四面悬崖峭壁,出口滔滔江水,为天然屏障,蒙古大军久攻不下,农历八月十五夜间,蒙古兵从后山杀入,蒲鲜万奴和丞相王浍、元帅完颜子渊三人被率兵前来攻城的皇子贵由处斩,东夏国19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东夏国南京都城的陷落,是一场著名的历史战争,有着悲壮的历史文化色彩。东夏灭亡后,元朝统治者依托东夏治理东北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其治所仍然在东夏国南京都城。
二、立法是保护文化遗址的有效手段
(一)国际上普遍重视古文化遗址立法保护工作。法国早在1913年就产生了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使得古迹、遗址、建筑园林以及文物古画得以完好地保存原貌并焕发昔日光彩;埃及1983立法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马耳他1992年立法规定,遗迹或遗址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外围缓冲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此外,日本的文化遗产法、智利的17288号法律、西班牙的历史遗产法等,都是将文化遗址纳入法律保护的经典范例。也正因为这些法律的出现,使得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重要的公共财富。
(二)国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范例。近年来,国内对古文化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加以重视。2001年,杭州市制定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黑龙江省制定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山西省太原市制定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08年,洛阳市制定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条例;2010年,辽宁省制定牛河梁遗址保护条例,长沙市制定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条例;2013年,长沙市制定炭河里遗址保护条例,湘西州制定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制定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2015年,郑州市制定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2017年,福建省三明市制定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南平市制定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当前,自贡市井盐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条例也正在制定之中。这些国内的地方立法工作,将重要的历史文化古遗址纳入了立法保护,成为我们开展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保护立法的重要参考。
(三)先立法,后开发,确保文物古迹的完整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历史文物工作的基本原则,文化遗址是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从行政区划是隶属于图们市,从便于开发利用上又靠近于延吉市,延龙图新区成立后,一些职能又被划转为延龙图新区管委会。实践证明,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是,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单一的部门往往比较难以协调。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部地方性法规统一方方面面的思想,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实现先保护、后开发的目的。
三、保护东夏好南京遗址助力“全域旅游”
(一)进一步发掘延边的历史,丰富文化内涵。东夏国以及蒲鲜万奴的故事在民间有很多流传,以神秘闻名于世。作家南派三叔所著的一部《盗墓笔记》小说,更是将东夏国打上了神秘的烙印,其“云顶天宫”成为千万“稻米”的追求。2015年8月17日长白山人满为患,全国数万“稻米”把延边作为目的地,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见到东夏国的守灵人走出“云顶天宫”并接他回家。蒲鲜万奴也是大型历史小说《东夏雄图》《东方英雄传》里的核心人物,万奴王一度作为日本、韩国以及国内大型网游的主角,成为千万手游爱好者击败的目标。可见,东夏国以及蒲鲜万奴在国内外还是有着相当的潜在认可。推动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必定会推动挖掘东夏国以及蒲鲜万奴的历史,助力延边“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二)进一步提升延边旅游知名度,丰富旅游产品。过去,我们在延边旅游推介中,突出的是民俗、冰雪、生态、边境四大品牌,唯独在历史文化方面缺少具有一定深度的文化景区,其原因就是我们对文化深度挖掘不够。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是历史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古老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立法来挖掘好这一文化资源,对于丰富延边的文化,提升延边“清始祖发祥地”“大清龙脉”等知名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对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的成功保护,必定会使延边的旅游事业增加一个重要元素,成为延边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三)进一步规范对东夏国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东夏国南京都城作为我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不能被破坏,也不能因为开发利用而受到损害。要科学是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要以一颗对文化遗产的敬重、敬仰、敬畏之心做好保护工作,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提升遗址的知名度;要在保护的框架下合理地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再现延边历史上古代王朝的辉煌。当前,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发掘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旅游规划已经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正是研究制定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的最佳时机,这部地方法规的制定,必将进一步促进对东夏国政权的认知,引导学术届进一步科学挖掘延边的历史文化,正确评价东北各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真实再现历史或延长其使用寿命,这是我们对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进行立法保护的初衷。真切地希望东夏国南京都城遗址这一昨天的辉煌,成为今天的财富,也成为我们明天的希望。
(作者系州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